津南网津南网

北约峰会难掩欧洲矛盾心态(环球热点)

网文内容

  北约峰会日前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闭幕。峰会上,北约再度邀请一些亚太国家领导人参会,宣称“欢迎亚太伙伴对欧洲—北大西洋安全的贡献”,还极力渲染所谓“中国挑战”。此外,北约通过冷战后最全面的区域防御计划,承诺给乌克兰更多长期支持,并强调“北约与欧盟加强合作”等内容。

  然而,极力展示“团结”的北约峰会,难掩跨大西洋关系中的矛盾分歧。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欧洲不得不在外交与安全上更加依赖美国与北约,同时深刻感受到缺乏独立安全防务能力的无奈与痛楚。

 

  矛盾之一: 

  是“美国的北约”,还是“欧洲的北约”?

  据法新社报道,面对北约秘书长“在日本设立办事处”的呼吁,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维尔纽斯北约峰会结束后,重申对此事的反对态度,强调“北约没有这样的地区使命”,称“北约仍是一个北大西洋地区的公约组织”。据日媒报道,北约原计划在峰会公报中写入“在日本东京开设办事处”的内容,但在法国的公开反对下,最终公报删除了相关表述。

  近年来,为配合美国所谓“印太战略”,北约加紧在亚太地区的力量投射。专家指出,在北约扮演角色及未来发展道路上,北约内部意见并不统一。

  “当前,美国对北约有两大角色定位:一是通过北约掌控欧洲安全,视北约为对抗俄罗斯的工具;二是赋予北约以‘新使命’。北约除了要服从美国的对欧、对俄战略外,还要服从美国的亚太及对华战略,为美国的全球霸权服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对俄问题上,美国利用欧洲内部分歧,在温和派与强硬派之间找平衡,既要避免与俄发生直接冲突,波及自身,又要确保自己在北约的“领导力”。在东进亚太问题上,北约在美国主导下提出“欧亚安全不可分割”,并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加强欧亚安全联动,极力推动北约观念及机制在亚太地区发挥影响力。

  “不过,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认为,北约应当是‘北大西洋的北约’,没有必要进行跨区域甚至全球化的扩张、成为美国进行所谓‘大国竞争’的工具。欧洲内部在该问题上有分歧,并非铁板一块。”崔洪建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俄罗斯与欧洲研究所所长赵柯认为,欧洲在北约角色定位上有一定矛盾。“欧洲国家一方面认为,北约是以美欧合作为核心的军事安全集团,主要任务是保护欧洲安全;另一方面也认为应在‘印太方向’确保欧洲的安全利益。美欧的区别在于,美国视北约为加强自身全球领导地位的战略工具,试图在各个方向展现北约的主动进攻性、大国关系的对抗性;而欧洲国家不愿过多强调这一点。”

  “究竟是‘美国的北约’,还是‘欧洲的北约’——这是一个分歧点。”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向本报记者指出,北约的真实架构是“美国的头脑,欧洲的身体”。从成员构成看,若瑞典正式加入北约,北约成员国将达到32个,除美国和加拿大外,其余都是欧洲国家,欧盟成员国有23个。从机制运转看,美国担负着北约接近70%的开销,主导着北约的战略发展路线,并为北约提供军事装备、指挥及情报体系、作战武器等。在这些方面,欧洲显然没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实力。

  矛盾之二:

  是依赖北约保护,还是追求防务自主?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美国通过北约持续加强对欧洲防务的控制。维尔纽斯北约峰会通过的区域防御计划长达4000多页,提出将大幅增强东翼军事存在,将30万部队置于高度戒备状态之下。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评论称,新计划在很多方面都是美国意志的体现。

  维尔纽斯北约峰会公报还用大篇幅阐述欧洲防务与北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公报表示认可“更强大、更有能力的欧洲防务的价值”;另一方面,公报也认为欧洲防务“是对北约的补充”、“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强调“联盟的战略核力量尤其是美国的战略核部队,是联盟安全的最高保证”。

  王义桅分析,北约强调欧盟参与“分担跨大西洋负担”,实际反映了美国的逻辑:既希望北约不断扩大、挤压所谓“战略对手”的空间,又不希望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在美国看来,欧洲防务力量仅扮演辅助性角色,不能与北约军事一体化建设发生冲突、更不能取代后者。”